Search


由於掌指的訓練內容有點複雜,可訓練的器具真的太多,在這裡我就只簡單的說明重點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由於掌指的訓練內容有點複雜,可訓練的器具真的太多,在這裡我就只簡單的說明重點
在介紹手掌—手指的動作之前,要先認識手掌—手指的結構:掌部跟五個手指頭。

(1)五個手指頭為大拇指與其他四指(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、小指)。
(2)其中又可區分為具功能性的前三指(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)—及具穩定性的後兩指(無名指、小指)。

再來就是要了解抓握型態發展順序原則:

(1)小指側抓握à掌內抓握à大姆指側抓握(越來越使用前三指功能)。
(2)掌內觸碰à 手指表面觸碰à手指指腹觸碰(越來越使用手指末端,也就表示越精細)。

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,我自己有一個簡單的原則是一定會去做的。

(1) 從整個手掌一把抓起物件(例如積木、彈珠、錢幣)。
(2) 一次只能拿起一個物件。
(3) 依序拿起數個物件手中。
(4) 再依序將手中的數個物件依序的拿出來。

首先我會拿各式各樣或是大小不一的積木、玩具讓孩子拿取或撿取或一把抓都可以,例如將所有的積木或玩具收進一個容器或籃子內,這時的目的是讓孩子的整個掌指都有使用到的機會,甚至我會要求孩子抓起一把積木或彈珠或錢幣,握在手中不能掉下來。

此時您可以要求孩子跑跑跳跳或是拿著跟您說說話,幾分鐘後,再請他們把手中的物件放下,這時您會發現孩子整個手掌都紅通通的(您可以親自試試看,您會發現看起來輕鬆,當時間一拉長,手掌還蠻酸的)。

接下來我會要求一次只能拿取或撿取一個物件
這物件的大小,大到可以涵蓋整個手掌,小到可以小到像綠豆這麼小。

訓練的過程可以從大到小開始拿取,我也會大小不一混著拿,這時主要的目的是在幫孩子做手指頭使用的塑形,盡量讓孩子慢慢地感受到使用前三個手指頭的動作。

在協助孩子前三指的動作塑形時,我也會同時把力量的要求帶進來,以強化前三指的使用,例如我會拿2立方公分的積木要求孩子進行組裝或拆解(需要用力組合的那種積木)、或是轉動瓶蓋、曬衣夾、文具夾的使用。只要是可以讓孩子使用到前三指用力的器具都可以嘗試看看。

我也會使用蠟筆(是一般蠟筆喔,不是粉蠟筆),越短越好,因為這樣孩子才會用前三指”捏”的方式捏住蠟筆進行圖畫。這時我會要求孩子盡量把蠟筆塗的跟彩色筆一樣鮮豔(很酸很累人,也同時可以增加注意力喔)。

當前三指的力量越來越活化時,我會再增加兩指抓握的技巧,這時您可以運用撿豆豆的活動,紅豆、綠豆、大豆、黑豆都可以,只要能讓孩子使用到大拇指及食指兩個手指頭”捏”的動作就行,例如橡皮筋的活動:撐開橡皮筋再套入棍子(需要指腹拉開的動作)—取出橡皮筋(需要指尖捏的動作)。

當孩子的手指頭動作越來越有力,越來越靈活時,我就會把”掌內操作”的概念帶進來,例如依序拿起數個物件手中,掌內操作的能力將會決定孩子未來許多手部操作(例如握筆--運筆)的表現。

(下集待續)


Tags:

About author
兒童發展評估與諮詢、情緒行為處理、社會人際關係、注意力與學習能力、動作訓練、語言訓練、認知訓練、感覺統合與遊戲課程
一位擅長處理特殊孩子的專職小兒職能治療師在這說說"我怎麼處理特殊需求孩子"
View all posts